第945章 君臣相见
作者:文盲写小说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最新章节     
  走进皇城的那一刻,李定国脑海里只有两个字:震撼!

  这里的城墙并不是很高,城门也不是很大。

  但气势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巨人,让人望而生畏。

  看着面前的皇城,李定国不禁想起攻占武昌时见过的楚王府

  那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世间繁华,和这里相比却又黯然失色。

  此刻他就站在里,无比渺小。

  “李总兵,”王承恩边走边说:“待会儿见了陛下,可以不跪。”

  “不跪?”李定国的脑袋有点转不过来弯了,“陛下乃九五之尊,我岂能不跪?”

  “当初李总兵归顺朝廷时,东厂太监张容就说过这是一场合作。张容传达的是陛下旨意,李总兵帮朝廷打仗,朝廷给李总兵发饷。时至今日,规矩还是那个规矩,陛下没有忘记。”

  “当然了,”王承恩停下脚步看着李定国,“李总兵可以跪,也可以不跪,选择权在你。”

  “多谢王公公提醒,”李定国从怀里摸出了几个大明圆宝递了过去。

  王承恩也不客气,悄然收下。

  二人来到乾清宫时崇祯正在批阅奏疏。

  弹劾王永吉的奏疏一天比一天多,崇祯起初打算以沉默回应。

  可是这帮人简直是得寸进尺,不但没有停止弹劾,反而加大了弹劾的力度。

  更有甚者在公文的前半部分说公事,到了后半部分突然表明要弹劾王永吉用兵不当,指挥失误。

  崇祯忍无可忍,开始在奏疏里放飞自我。

  凡是看到弹劾王永吉的奏疏,直接斥责甚至开骂。

  “老畜生!”崇祯一边骂,一边在用红笔将骂人的话写在了奏疏上。

  “迂腐的东西!”

  “吃人饭,放狗屁!”

  李定国走进乾清宫时,崇祯正好批阅完最后一封奏疏。

  “陛下,”王承恩站在大殿门口说道:“李定国总兵到了。”

  “让他进来。”

  “是。”

  王承恩侧身一闪,将身后的李定国让了进来。

  “臣李定国,叩见陛下!”李定国迈进大殿,激动地跪地施礼。

  崇祯很欣慰。

  这意味着李定国心里是认可他这位大明皇帝的。

  “李总兵免礼平身,”崇祯淡淡说道。

  “谢陛下。”李定国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崇祯仔细打量。

  李定国身高八尺左右,双眉清秀,目光如虎。

  整个人的气势给人一种勇武而又不失睿智的感觉。

  不愧是历史上南明三大柱石之一。

  在崇祯观察李定国的时候,李定国也在观察崇祯。

  他不敢直视,只能用余光观察。

  此时的崇祯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他身上不但有帝王的威严,还有君父的仁慈,文人的儒雅以及武将的大将之风。

  除了这些,还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控感。

  李定国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低着头等待崇祯问话。

  “辽东战事紧张,长话短说。”崇祯直接开门见山,“朕想听听你对辽东战事的想法。”

  李定国早有准备,立刻说道:“臣以为辽东战事的关键不在兵,而在将和帅。只要战略和指挥不出问题,便可顺利收复辽东。”

  “王永吉的平辽大军在广宁一带寸步不前,你的意思是王永吉战略和指挥有问题?”

  “臣没有此意,”李定国急忙摇头,“战事进展缓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天时地利与人和,还有很多突发因素。臣只是阐述将帅指挥的重要性,并无指责王总督之意。”

  “嗯,”崇祯点头。

  就在李定国以为崇祯还要继续问与辽东战事相关的问题时,却听到崇祯问了一句:“李定国,你吃饭了吗?”

  哎?

  李定国先是诧异,然后老老实实回答:“臣急着赶路,只在路上吃了一些干粮。”

  “朕让尚膳监准备了一些吃的,你们在路上吃吧。”

  说罢,崇祯转身走了。

  李定国和王承恩站在大殿里,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李定国在想,陛下让他来京师就问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看待辽东战事,另一个是吃饭了吗。

  然后就走了...

  这也太奇怪了吧?

  王承恩也纳闷崇祯为什么只问了两个问题...

  换做之前,肯定会问东问西,甚至留下给管顿饭。

  现在可倒好,直接让尚膳监打包点吃的就走了。

  “王公公,”李定国低声询问:“接下来我要怎么做?”

  “应该是等。”王承恩有些不敢确定的回答。

  “等什么?”

  “等尚膳监的人吧...”

  果不其然,等了一会尚膳监的人将一个大食盒交给了李定国。

  食盒很大,很沉。

  他拿着有些费力。

  道谢后,李定国又朝着崇祯的龙椅深施一礼,转身离开皇城。

  刚走出皇城不远,他的亲随围了上来。

  “大人,我帮您提着。”有人指着李定国手里的食盒。

  “陛下赏赐,大家伙都有份。”李定国说道。

  他记得崇祯说的是你们在路上吃,而不是你在路上吃,所以才敢这么说。

  众人掀开食盒,发现里面摆满了烤鸭,烧鸡,烤羊腿等各种珍馐美味...

  众人先是用最快的速度饱餐了一顿,然后起身离京,赶赴辽东。

  一路上,李定国始终在思考崇祯为什么要见他。

  为什么只问了两个问题。

  以及为什么送给他一个装满美食的食盒...

  李定国想的很多,但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崇祯根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见一见李定国。

  考虑到辽东战事紧张,索性随口问了一个问题。

  其实在见李定国之前崇祯也想过要不要多问几个问题。

  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能不多问就不多问。

  届时每问一个问题,李定国就会揣测圣意。

  问题多了,李定国的脑袋会崩溃,进而影响他在辽东用兵。

  其实这不能怪李定国妄揣圣意。

  当时所有人都会这么做,更有甚者会分析皇帝的一言一行,并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哪怕放一个屁,也会被各种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