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神宗番外
作者:长夜未明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最新章节     
  赵顼正忙着变法。

  作为大宋的皇帝,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国家沦丧,子民受难,就连皇亲贵胄都蒙受大辱。

  因此,他给了王安石前所未有的支持。

  王安石自然是感激涕零,同时他也意识到变法中的一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变法也救不了大宋。

  为了大宋,他去找了老对头司马光。

  大抵是他们之间敌对的关系太过为世人所知,因此人们忽略了他们也曾是故旧友人。

  早在熙宁三年,司马光便以故友身份给王安石写信,劝他停止变法。

  司马光其实并不是一个保守的人,正相反,他也是变法的积极支持者,他与王安石的争端并不是“变”和“不变”,而是“如何变”。

  司马光其实有着不少先进的主张,他反对墨守成规,反对皇帝大权独揽,反对大肆推恩,用人只看资历……其中甚至包括不少祖宗之法。

  他希望能在用人、财政、军事和赏罚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让大宋变强。

  司马光是个变革者,只是不如王安石激进罢了。

  这一次,王安石选择了暂且低头,与司马光一起商议变法的内容。

  他是个骄傲的人,但为了大宋,他可以暂且委屈一下自己的自尊。

  曾经对立的司马光和王安石重归于好,甚至要携手变法,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震惊过后,赵顼大为欣慰,他们开始研究该如何进行变法。

  深宫之中的高太后对变法一直持有反对态度,可天幕所展示的未来,让她的反对之语也说不下去了。

  不变法,大宋就会积贫积弱,金人就会打到家门口,届时到了地下,她该如何与列祖列宗交代?

  不说死后,就说现在,废除变法已经让高太后的名声很不好了。

  百姓不懂政治上的弯弯绕绕,他们只知道变法会让大宋变强,但高太后反对变法,这就是不想让百姓过好日子。

  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为了大宋的利益,高太后无奈,只能默许了皇帝和王安石的变法。

  若是变法再出了什么问题,她出手拨乱反正就是了。

  或许有一日,变法会让大宋变得强大,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对了,还有那个不曾出生的端王,他也一直没忘。

  向皇后在他儿子死后主张立端王那个王八蛋的事情,他也没忘。

  好在向皇后还算识趣,还不等他下旨,便以无德无子为由,自请废后。

  赵顼心道行吧,看在你这么识时务的份上,不让你出家了,去行宫静养吧。

  端王一直没有出生,他也不知道端王生母是谁,无从追究,只好撤去宫中所有的李煜画像,全都换成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他不仅挂他们的画像,还要天天看,不信再生出来端王那个小王八蛋。

  熙宁九年,朱才人生下皇子,赵顼把孩子抱过来一看,顿时大惊;“原来是你?!”

  他一看到这个孩子,又见生母姓朱,便明白了这孩子就是天幕所说的哲宗。

  或许是冥冥之中有神灵庇佑吧。

  他大喜过望,连越好几级,晋升朱才人为贤妃,后来干脆立朱才人为皇后。

  一开始大臣们都表示反对,觉得朱才人资历太浅,出身也不是很高,立为皇后,这像什么话?

  但赵顼却说这孩子就是哲宗,他的母亲难道不能做皇后?她不配,还有谁配?

  大臣们顿时没话说了,朱才人就这么成了皇后,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甚至很惶恐。

  她资历浅薄,虽然生了儿子,但也不至于就要立她为皇后吧。

  但圣旨以下,她也就只能接着了。

  如果赵顼知道,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因为高太后和向太后的存在,朱氏不仅屈居于太妃之位,还经常受到高太后的责骂,想必会觉得自己的这一决定实在太过英明了。

  现在的他,还只是抱着母凭子贵,儿子要做太子,母亲自然不能苛待的想法。

  他给这孩子取名为赵煦,亲自抚养,为他延请名师,誓要将他培养成文武双全的人才。

  期间高太后试图插手赵煦的教育问题,想把赵煦抱回去养,也都被赵顼拒绝了。

  真让高太后抚养,还不知养出个什么人呢,他必须自己养。

  他这次是真的误会高太后了,其实她只是看自己与孙子的关系太过恶劣,想要弥补一二罢了。

  但皇帝不乐意,她也只能罢手。

  经过千百轮的商议和推算,新的变法横空出世,开始在各地推行。

  这一次,少了朝中的争论不休,变法进行得颇为顺利,虽然依然有磕磕绊绊,但总体还算顺利。

  不知从长远来看,新的变法是否能取得好的成果。

  赵煦也在慢慢长大,也确实如所有人期盼的那样文武双全,十分有魄力,倒真有几分明君的风采。

  赵顼喜极而泣。

  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为了大宋,为了儿子,他是真的不敢死。

  不仅火速换了宫殿,还坚持养生,劳逸结合,因此身体倒是没出什么大问题。

  对儿子的身体问题,他也很关注,他就指着儿子给他长脸呢,千万不能因为身体原因出事啊!

  好在,或许是换宫殿的缘故,也或许是一直勤加锻炼的缘故,赵煦的身体一直很不错。

  等到他到了岁数,赵顼便开始张罗着为他娶妻,高太后再次试图插手,又被他挡了回去。

  赵顼是吃够了太后的苦头,不能让他的孙子再吃,为此好一番遴选,终于选出一个才貌双全、贤良淑德且支持变法的名门之女,封为太子妃。

  有了儿媳,他又开始催生,催得赵煦都开始烦了,但他始终不肯松口。

  别的都可以商量,唯有子嗣不可商量!

  万一赵煦没生出儿子来,又让不成器的弟弟摘了果子,该怎么办?

  孩子必须生!

  在他的催促下,赵煦还真的和太子妃生了儿子,又被赵顼抱走抚养。

  若是太子和大臣们有什么事找他,往往能看到他抱着孙子念念有词,孩子还没长牙,就要教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