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如履薄冰
作者:彭化食品   我是秦二世扶苏最新章节     
  金碧辉煌的正殿之上,气氛庄严肃穆。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却未能驱散那凝重的氛围。芈萱和承乾缓缓踏入正殿,正前方,千古一帝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一身黑色龙袍,威严如神。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阳光在他的身上投下淡淡的光晕,更增添了几分神圣不可侵犯之感。

  两侧站立着的文武大臣们,个个神色肃穆。他们身着华丽的官服,有的微微低头,有的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大殿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的龙凤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巨大的立柱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此情此景让芈萱觉得汗毛倒竖,心跳如鼓点般急促,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她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在看小承乾,紧紧攥着芈萱的手,那小手冰凉,紧张得低着头。他的小脸苍白,眼睛里满是恐惧。

  一时间,大殿鸦雀无声,静得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礼部的官员来到芈萱面前,小声提醒道:“前些日这宫廷礼仪不是学的挺好,怎么来到这里失了分寸?快快拜见皇帝陛下。”芈萱只觉得自己的喉咙干涩,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她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整理整理被汗水打湿的衣服,缓缓跪下。她的动作有些僵硬,仿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楚国之女芈萱拜见皇帝陛下。”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如同风中的落叶。

  李斯站出队列,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楚考烈王,熊完是你什么人?”芈萱不卑不亢道:“烈王熊完成是小女的曾祖父,祖父是楚幽王熊悍。”文武大臣一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惊讶。

  楚考烈王熊完是秦国的女婿,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儿,生下了昌平君芈启。芈启的女儿是当今皇后芈华。楚考烈王熊完回楚国后生下了楚幽王熊悍。

  始皇帝微微点头,道:“抬起头来。”芈萱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她缓缓抬起头来,只看了一眼又把头低下去。那一眼,她仿佛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山峰,让人无法仰视。始皇帝心里一动,这芈萱和芈华年轻的时候还有几分神似。她的眼睛如同秋水般清澈,脸庞白皙如雪,微微颤抖的嘴唇如同花瓣般娇艳。

  始皇帝又吩咐承乾抬起头来。承乾颤颤巍巍地抬起头来,他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嬴政看了,微微前倾了身子,吩咐道:“孩子上前十步,上寡人看的清楚些。”文武大臣看了承乾后小声议论着,太像了,太像了。

  李斯手捻须髯,道:“陛下,您看。”冯去疾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可以以命担保这孩子绝对是长安君的子嗣。”嬴政看着走近的承乾,这孩子和扶苏小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他的眼睛明亮如星,脸庞轮廓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嬴政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惊喜,有疑惑,也有感慨。

  嬴政凝视着承乾,良久,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承乾站在那里,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着,如同暴风雨中的幼苗。

  嬴政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你叫承乾?”承乾怯生生地点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回陛下,小人名叫承乾。”嬴政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你可知你的身世?”承乾摇摇头,眼中满是迷茫。

  此时,芈萱心中忐忑不安,她担心承乾的回答会触怒皇帝。她暗暗祈祷,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嬴政沉默片刻,然后转头看向文武大臣:“众卿以为如何?”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需谨慎处理。”冯去疾也附和道:“陛下,此子身份特殊,当慎重决断。”

  嬴政微微颔首,再次看向承乾和芈萱:“你们暂且退下,待朕考虑周全再做定夺。”芈萱如蒙大赦,连忙拉着承乾磕头谢恩,然后缓缓退出大殿。

  走出大殿,芈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从一场噩梦中醒来。阳光洒在身上,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她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命运,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而大殿内,嬴政陷入了沉思。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究竟会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他必须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以确保秦国的稳定和繁荣……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气氛凝重而庄严。值日侍从小跑着来到大殿,那急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如同不安分的鼓点。他神色紧张,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奔跑。

  嬴政微微皱起眉头,略微不满地看了一眼这个冒失的值日侍从。那目光如同一把利剑,瞬间让值日侍从吓得面如土灰。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狂风中的一片落叶,随时都可能被吹走。他低垂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威严目光,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

  李斯接过邸报,他的动作沉稳而庄重。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审视一件珍贵的宝物。他的手指轻轻翻动着邸报,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认真看了看后,他的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陛下,喜报啊!近日西瓯国出现一位勇冠三军的武士。”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在大殿中回荡。

  文武大臣们又是一阵小声议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惊讶。大殿内仿佛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嬴政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低沉的钟声。“此人居然有万夫不当之勇,查下是何来历。如果能为我大秦所用,可以赏赐爵位钱财。如果是六国之后……”嬴政手臂挥动一下,那动作果断而决绝,仿佛在斩断一切阻碍。

  李斯恭恭敬敬道:“邸报上写明这个人自称是江东项籍。”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畏,仿佛在提及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存在。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似乎在思考这个项籍的出现会给大秦带来怎样的影响。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片刻后,嬴政开口道:“项籍?江东项氏……哼,派人去查清楚此人底细,若真是可用之才,当为我大秦效力。若有二心,必除之而后快。”他的语气冰冷,充满了帝王的威严与果断。

  李斯连忙拱手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安排人去西瓯国打探项籍的情况。”说完,他便退至一旁,开始思索着该如何安排人手进行调查。

  此时,其他大臣们也都各怀心思。有的担心项籍会成为大秦的威胁,有的则在盘算着如果项籍能为大秦所用,自己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而在遥远的西瓯国,项籍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传到了秦始皇嬴政的耳中。他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果敢,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他身材高大魁梧,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是被锻造出来的钢铁之躯。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如同燃烧的火焰,透露出无尽的勇气和决心。他手持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仿佛能刺破一切敌人的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的探子们逐渐靠近西瓯国,一场关于项籍命运的博弈即将展开……

  在大秦的都城咸阳,嬴政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心中反复思量着那个名叫项籍的人。他深知,如今大秦虽然一统天下,但仍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一个拥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必将成为潜在的威胁。

  李斯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嬴政的神色,心中也在盘算着如何妥善处理此事。他明白,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项籍的出现确实给大秦带来了新的变数。

  “陛下,臣以为,当尽快查明项籍的背景和意图,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李斯恭敬地说道。

  嬴政微微点头,“嗯,此事不可拖延。传朕旨意,加派人手前往西瓯国,务必将项籍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命令下达后,大秦的探子们加快了行动的步伐。他们乔装打扮,混入西瓯国的人群中,四处打听项籍的消息。

  与此同时,在西瓯国的战场上,项籍依然勇猛无比。他率领着一小队士兵,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的长枪挥舞,如同一道闪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脸上沾满了鲜血,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兄弟们,随我杀!”项籍大声呼喊着,声音如雷鸣般在战场上响起。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士气大振,奋勇向前。

  然而,项籍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秦探子的监视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他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咸阳。

  嬴政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紧锁。项籍的勇猛和果敢让他既欣赏又担忧。他知道,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大秦所用,必将成为心腹大患。

  “李斯,你觉得该如何处置项籍?”嬴政问道。

  李斯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先派人去招揽项籍。若他愿意归顺大秦,陛下可给予他高官厚禄,以显示陛下的仁德和大度。若他拒绝,再另做打算。”

  嬴政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派使者前往西瓯国,招揽项籍。”

  使者带着嬴政的旨意,踏上了前往西瓯国的征程。而项籍,此时还沉浸在战斗的激情中,对即将到来的命运转折毫无察觉……

  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庄重的地砖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值日宫人挺直脊背,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地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李斯微微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扫视着两旁的文武大臣,刚要启齿发话。此时,一名身着官服的御史从队列中迈出一步,他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一丝犹豫。他站定后,张了张嘴巴,欲言又止,眼神游离不定,顾左右而言他。

  冯去疾皱着眉头,满脸不耐烦地看着这位御史。他身材魁梧,眼神犀利,仿佛能穿透人心。冯去疾那如烈火般的性子此刻尽显无疑,他最看不惯这种磨磨叽叽之人。冯去疾转头看向御史大夫蒙毅,不满地说道:“蒙大夫看看你的属下,没有一点御史的风范。朝堂之上,有什么事只要合规合法,谁都可以参奏,何必如此扭扭捏捏。”

  蒙毅身着庄重的官服,神色沉稳。他给那位御史轻轻地摆摆手,示意他退回队列。蒙毅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自从我大秦讨伐百越以来,三晋之地出现罕见的天灾。那天空仿佛被乌云笼罩,不见一丝阳光,大地干涸开裂,如同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的脸庞。田地颗粒无收,百姓们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之中。很多地方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嬴政微微抬起头,打断蒙毅的话,语气威严地问道:“李斯,朝廷派驻的粥棚不是已经开始赈济灾民了?”

  蒙毅没等李斯回答,急忙说道:“承蒙陛下天恩,朝廷派出官员开设粥棚。然而,随着灾民不断涌入,粥棚已经完全不够了。那场景如同汹涌的潮水,灾民们拖家带口,满脸疲惫与绝望,他们渴望着一口救命的热粥。”

  冯去疾性急如火,他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踱步,大声说道:“陛下已经有了圣旨,鼓励富商开设民间粥棚赈济灾民。我们必须尽快落实,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焦急,心中满是对百姓的担忧。

  威严的大殿之上,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嬴政怒拍桌案,那声音如同惊雷乍响,震得人耳膜生疼。他目光如炬,喝道:“蒙毅,长话短说!”

  蒙毅面露迟疑之色,他微微低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犹豫片刻后,才缓缓开口道:“陛下,有人开设粥棚,往粥里加了沙子。”嬴政一听,顿时怒不可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他大声怒吼道:“速速奏来!”

  蒙毅吞吞吐吐,如同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他艰难地说道:“此事牵涉人太多,还请散朝后,微臣单独给陛下回禀。”嬴政猛地一拍桌案,那力度之大,仿佛要将桌案拍碎。他发怒道:“现在就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论涉及是谁,寡人绝不姑息。”

  蒙毅深呼一口气,仿佛要鼓起所有的勇气。他缓缓说道:“微臣的属下暗访,发现民间商人开设粥棚,其中一处粥棚在赈济的粥里加了沙子。那粥本应是救命的甘露,如今却被人恶意掺杂了沙子,实在令人痛心。”嬴政虎目圆睁,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他厉声问道:“这一处粥棚背后指使的人是谁?”蒙毅如同挤牙膏般,一点一点地吐露实情:“此事事关长安君……”

  一时间,大殿寂静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冯去疾和李斯交换了下眼神,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善地看着蒙毅。冯去疾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着局势的变化。李斯则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嬴政愤怒至极,他拔出秦王剑,那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大声说道:“我大秦以法立国,即便是皇子犯罪也要受罚。我儿扶苏一向宽厚仁慈,短短几年更是为了大秦挣下了天大的财富。对于在粥里掺沙子的事情一定是坏人作梗。”嬴政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他不容置疑的态度让人心生敬畏。

  “廷卫何在!”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庭卫急忙走出队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下在。”嬴政沉吟片刻,果断地说道:“御史大夫蒙毅,不明所以,妄图诬陷皇长子扶苏,收监关押。诬陷扶苏的御史,直接拖下去廷杖二十,和蒙毅一起收监。”庭卫领命而去,大殿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庭卫动作迅速地将蒙毅和那名御史带了下去。大殿之上,气氛愈发凝重。

  嬴政面色阴沉,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沉声道:“朕以法治国,绝不容许任何人徇私舞弊、诬陷忠良。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定不轻饶。”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

  此时,李斯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大秦以法为本,方能长治久安。如今粥棚之事既已查明与长公子扶苏无关,当速速彻查真正的幕后黑手,以安民心。”

  嬴政微微点头,道:“李卿所言极是。冯去疾,你即刻组织人手,全面清查所有粥棚,务必确保赈济之粥干净无杂。若有胆敢再犯者,严惩不贷。”

  冯去疾连忙应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还百姓一个公道。”

  散朝之后,嬴政回到书房,心中仍为粥棚之事恼怒不已。他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必将影响大秦的稳定。他叫来赵高,吩咐道:“你派人暗中查访,看看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捣鬼。朕倒要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胡作非为。”

  赵高谄媚道:“陛下放心,老奴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而在狱中,蒙毅心中满是委屈与无奈。他深知自己并未诬陷扶苏,只是如实禀报。但陛下盛怒之下,他也无从辩解。那名御史更是悔恨交加,自己一时的犹豫竟惹来如此大祸。

  函谷关外,秋风萧瑟,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群面黄肌瘦的灾民如同一簇簇被霜打过的枯草,拖着疲惫的身躯,跟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前挪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期盼,仿佛那即将到来的粥是他们生命中唯一的希望。

  冯去疾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那队伍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沉重感,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他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灾民,心中暗暗叹息。

  这些灾民们有的扶老携幼,有的相互搀扶。老人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和苦难的痕迹,他们的眼神空洞而无助;孩子们则紧紧依偎在大人身边,瘦弱的小脸上写满了饥饿和恐惧。他们的衣服破旧不堪,有的甚至只是用几块破布勉强遮挡着身体。

  冯去疾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对着身边的随从说道:“看看这些百姓,他们遭受了如此大的灾难,我们一定要尽快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境。”随从们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同情之色。

  冯去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尽快采取措施,让这些灾民们得到救助。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要让这些百姓们度过难关。

  难民的队伍中,时不时传出一声声令人心碎的哭喊。那声音仿佛是绝望的哀鸣,在秋风中飘荡,揪着每一个人的心。孩子们那瘦弱的身躯如同风中摇曳的小火苗,随时都可能熄灭。他们面色枯黄,大大的眼睛里满是饥饿与无助,哭喊着喊饿的声音如同尖锐的利箭,刺痛着周围人的耳膜。老人们则像是被岁月侵蚀的枯树,满脸皱纹,身体佝偻着。他们虚弱地靠在一旁,声音沙哑而无力地喊着饿,每一声都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冯去疾听到这凄惨的哭喊,心中猛地一紧。他那坚毅的面庞上露出不忍之色,眉头紧紧皱起,如同两道深深的沟壑。他缓缓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队伍中不时有等不及的灾民倒在地上。那些灾民们就像被狂风吹倒的麦穗,无力地趴在地上。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有的灾民倒下后,还试图挣扎着站起来,但虚弱的身体却无法支撑他们的行动。

  冯去疾快步走到一位倒下的灾民身边,蹲下身子,轻轻扶起他。那位灾民虚弱地看着冯去疾,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冯去疾轻声问道:“你怎么样?坚持住,很快就会有粥喝了。”灾民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大人,我们实在是饿极了……”冯去疾的心中充满了怜悯和焦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让这些灾民们得到救助。他站起身来,对着身边的随从大声说道:“加快速度,一定要让这些百姓尽快喝上粥!”随从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的脸上也满是焦急和责任感。

  此时,秋风依旧呼啸着,难民的队伍在风中显得更加凄凉。但冯去疾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希望之火,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些灾民们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