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康熙式炫耀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胤祄大眼睛转了转,跃跃欲试地问:“啊这,想要什么都可以么?”

  每当这个时候,就代表小子要搞事了。

  康熙也是不得不防啊。

  赶紧轻咳加附加条件:“不能让你四姐姐直接当亲王,也不能让你弘皙想娶谁就娶谁,还……”

  [还什么还呢?连这点小事儿都不行,那更不可能让康熙爸爸提前退位,太子二哥立马登基咯。唉,可惜了。但凡康熙爸爸淡泊一点,现在当机立断退位,太子二哥名正言顺登基,也就没什么九龙夺嫡了。]

  [只会是其余许许多多龙为了得到新君重用,拼命展现才华。]

  康熙脑瓜子嗡嗡的。

  太子都要给这糟心弟弟跪了。

  就庆幸老萨满脆皮,恰如其分地去了,去前还给他加了个辅星之名。这两年来,朝廷上下方方面面因为他受益不少,否则……

  他都不敢细想这倒霉孩子的一百零八种死法。

  十五阿哥到底年轻,受不了这刺激。

  但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不好真不管。不然……

  唉。

  他一个眼刀子甩给小破孩儿,接着噗通一声跪地:“汗阿玛言重了,弟弟身为大清皇子,自小受汗阿玛疼爱,受万民供养。自然深念君恩,时时念着报答。能为汗阿玛、为天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乃是他的幸事,哪敢要什么奖励?”

  接受到他眼神示意的胤祄诧异,有点搞不清楚亲哥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但他本来也没打算拿这个邀功,遂顺着亲哥的话头道:“对对对,儿子原也不图什么奖励,只想做个好叔叔罢了。”

  “既然汗阿玛觉得水泥是个好物,那您就都拿去呗。”

  说完,他直接摸出方子来:“喏,早都给您准备好啦。还有混凝土的大概配比,怎么修筑河堤更结实呢。”

  小家伙眉眼含笑,毫无保留也不图任何奖励。

  若不是那些个能气死人的叭叭,康熙都愿称他为天下间最最好、最最孝顺的儿子。

  但事实证明,熊孩子就是熊孩子。

  给了一堆甜枣后,也不忘给老父亲一棒子:“顺便说一句,汗阿玛您那些个前提条件真的不如不提啊!”

  “四姐姐多文韬武略呢?解除了制度上的限制后,她封亲王不过是时间问题。冒旁人之功对她来说就不是个奖励,是羞辱。儿子对四姐姐了解颇深,咋能往她心口上插刀子?”

  “至于弘皙么,能求儿子也不求啊。不然……”

  小家伙坏笑摇头,看得弘皙心里直发毛。连连追问,但也只得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就不灵了。

  那他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要腹诽下的:[为什么?千里扛猪槽——为你呗!长辈精挑细选出来的闺秀就算不是你最喜欢,也多半是最合适、最能扛起皇孙福晋甚至皇太孙福晋职责的存在啊。]

  [你自己,你自己万一所色所迷,光顾着看脸了呢?到时候你小子倒霉不起眼,连累人家姑娘被骂红颜祸水啊!]

  两句话吐槽得弘皙俊脸红成猴屁股。

  过后还偷偷找到自家汗玛法,声称自己绝不是那么肤浅只知道看脸的。

  让他汗玛法别听十八叔乱说。

  他啊,自小就被阿玛跟汗玛法精心教养,且知道自己肩头责任呢,才不会为色所迷。

  也许是隔辈亲,也许是被胤祄吐槽多了。

  给儿子指婚严格遵循期限妻贤妾妹原则的康熙竟真放弃了老一套,认真给乖孙选了个美且慧,还能跟他说到一处的福晋。

  当然,那都是后话。

  现在就说康熙虽气臭小子那恨不得让他退位的心声,但真爱水泥。更爱那结合钢筋、铁条之属修河堤能保几十年堤坝平安的法子。

  夜里睡不着觉都在想,若全国上下都用上了水泥堤坝,年年风调雨顺,天下会是怎么个丰饶康泰的场景。

  为了表扬自家大功臣,他连巡幸塞外的日子都推迟了些。

  翌日散朝就率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往玻璃厂。

  带他们开眼界,让他们眼见为实。

  免得个别老匹夫私下嘀咕,以为他老糊涂了,硬把一个汉妃生的小阿哥宠上天。

  哼!

  现在就让你们好好瞧瞧,这小阿哥到底有怎样的大能耐。

  见到水泥之前,百官是很难理解天子骄傲的。

  亲眼见过,亲自在水泥地上走过,甚至拿刀剑劈砍过后,相关人等服了:“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有此神物在手,我大清又何惧水患?”

  “不止水患啊,这水泥简单易得,省工省力效果还好。用来修路勾连南北,日后不管是交通还是行军都便利太多啊。”

  “还有还有……”

  七嘴八舌的赞誉声中,那些文思敏捷的甚至还现场作诗、作词。

  谁不夸一声十八阿哥能耐?

  每当这个时候,胤祄都会红着小胖脸摇头:“过奖过奖,主要是汗阿玛支持。否则的话,本王现在应该在无逸斋挑战一百二十遍大法。”

  主打一个家长肯因材施教,更多发掘孩子潜能,才能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擅长赛道。

  强势为武器研发与制器这俩科举新科目宣传。

  以往这些老大人们虽嘴上应承着,实际心里还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死理儿。

  现在看皇上对水泥跟发明水泥的十八阿哥重视,就有相当一部分人迟疑了。

  还有少数人表示愿意送自家不成器的犬子试试。

  目的达到,胤祄大喜:[这就对了嘛!都知道科举好,但千万人过独木桥,几个能顺利抵达彼岸?有史学家统计,有清一朝,小三百年啊!总共就三百万左右的童生,四十六万秀才,举人十五万,进士两万六。]

  这难度……

  胤祄都不敢细想。

  亏得他是皇家小阿哥,而非靠读书改命的小康之家。否则按他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法,怕连范进都赶不上,妥妥第二个蒲松龄。

  还是有蒲公学到老、考到老精神,没有人家才华那种。

  群臣听不到他吐槽,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康熙可就惨了。

  半是明明没被吐槽,那恍惚间又有种膝盖中箭的复杂,半是哭笑不得的无奈。但再怎么着,儿子促狭,老子不能因而忽略他的功绩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