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钱华带来的画作
作者:国宝帮帮主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最新章节     
  想通了这点,曹子建也没继续在这问题上纠结,正准备让张好好先去鉴赏那幅画。

  就听到张好好开口道:“子建,那石桌上看着好像并不是董源的画作,怎么引得陈老先生和钱老如此专注。”

  “任伯年的《麻姑献寿图》。”曹子建答道。

  “任伯年?”张好好闻言,面露不解之色。

  显然,这名字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了。

  “没听说过?”曹子建问道。

  “孤陋寡闻了。”张好好也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十分实诚的点了点头。

  曹子建见状,笑道:“好好,你没听过也正常,毕竟人家成名时间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

  “现代画家?”

  “对。”曹子建点头。

  “能让子建兄购入的现代画家书画作品,想必肯定有着其过人之处,我来瞧瞧。”张好好说着,便是来到画作前,同钱华和陈庆文一同欣赏了起来。

  不多时,陈庆文和钱华率先将目光从画作上移开,转头看向曹子建。

  “子建,这画不错,人物画的是惟妙惟肖。”

  “而且设色也十分完美,墨法鲜亮透澈,线条形笔富有节奏。”

  “拉出长、稳、挺、均,美不胜收。”陈庆文点评道。

  “不错。”钱华接口道:“章法构图重气势,讲整体,善用虚实对比和隐显掩饰之法,画面被分为几个紧凑的块面。”

  “题材也属于老百姓喜闻乐见。”

  “就是这任颐的知名度,低了一些。”

  陈庆文闻言,持不同意见道:“老钱,你说的知名度,只是在京城这边低了一些而已。”

  “但在沪省,这任颐已经名声在外了。”

  “老陈,听你这话,好像你认识?”钱华反问道。

  “我也只是跟几位友人在聊天时,听过其名,关于他的画作,今儿算是第一次见到,如今一看,确实不错。”

  虽然说,文人相轻,但是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陈庆文还是会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两人闲聊的功夫,张好好也已经看完了画作。

  钱华见状,这就主动开口道:“好了,不去探究这幅画了。”

  “毕竟我们今儿来的主要目的,是想欣赏一下子建昨天购入的那幅疑似董源的画作。”

  “走吧,咱们去中堂。”曹子建说着,先是将任伯年的画作收好,而后便是领着三人来到了中堂。

  由于知道钱华等人今天会来,所以这幅董源的画作,早早就被曹子建从储物戒指内取出来了。

  此刻,正挂在中堂的墙上。

  因此,三人一进入中堂,就被那两米多长的画作给吸引了目光。

  只一眼,曹子建从三人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震惊之色。

  这也正常。

  毕竟不管这幅画的作者是不是董源,单单那雄伟的构图,就能窥探作者的笔下功力。

  三人这就认真的欣赏起来。

  期间,曹子建发现,钱华并不是空手来的。

  在其手上,还拿着一幅画卷。

  一盏茶后。

  钱华第一个将目光从画上收回,看向曹子建道:“子建,这幅画,整体看下来,确实给人大气磅礴之感,只是...”

  曹子建等了一会,也没听到钱华的下文。

  顿时明白,对方在顾虑着什么。

  这就开口道:“钱老,有什么说什么就是,我能接受。”

  “行,那我就直言不讳了。”钱华点头道:“我觉得这应该不是董源的真迹。”

  “何以见得?”曹子建饶有兴致的问道。

  “因为董源的《夏景伤口待渡图》这幅画我有幸见过一次,两幅画在风格上,有些不同。”

  曹子建知道,董源风格多变,六件作品,能画出六个不同的风格出来。

  所以钱华这么认为也无可厚非。

  要不是储物戒指,曹子建一时半会,也难以确定这就是董源的画作。

  不过,他也没打算将这事全盘托出。

  除了解释起来太费劲外。

  他还担心自己解释通了,钱华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将这画作匀给他。

  这应付起来也麻烦。

  还不如继续让对方蒙在骨子里。

  兴许是听到了自己和钱华的对话,陈庆文这时也开口道:“子建,这幅画的鉴赏印看着没问题,绢本的新旧程度以及画风,也没什么问题,就是这风格...“

  说到这,陈庆文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改口道:不过“即便不是董源的画作,但看得出,确实是一幅宋画,一万大洋,并不算亏。”

  其实,这还真不怪陈庆文和钱华无知。

  实在是因为,这会的信息都比较闭塞。

  加上董源留存下来的画作本来就少。

  所以对于董源画作特点的知识,都是来于前人留下的书籍。

  至于像董源的真正作品,压根就没见过几幅。

  没有对比,这分辨真伪,自然就困难了。

  只是相较于两人,张好好却是提议道:“子建,据说,董源是以真山实景入画,咱们可以用江南风景对照此画比较。”

  “兴许能比较出一二。”

  “要真能确认是董源的作品,那你算是捡大漏。”

  确认作者的一幅画,和无款的作品,价格相差还是很大的。

  就拿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例吧。

  存世张择端的画,目前就这么一张。

  其实,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造诣,这幅画是赵择端,王择端,黄择端不那么重要。

  但是在华国传统书画文化中,它的观念并不是这么认为。

  一幅画,必须要依附一个画家存在。

  如果你说,这是一个无款宋画,叫《清明上河图》。

  大家都会觉得价值差那么一点。

  所以,如果一个古代画家存世的作品过于稀少,这位画师又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客观的说,他存世的画就不能说明某一种风格。

  意义就显得过于单一。

  这也是为什么张好好想让曹子建去自证的原因。

  不过已经知道结果的曹子建却是笑着开口道:“没事,管他谁的呢,只要宋画,足矣。”

  “这才是收藏书画家该有的心性,子建,你很棒。”陈庆文由衷开口道。

  曹子建笑了笑,正准备说点什么,就听到钱华开口道。

  “既然子建的书画鉴赏完了,那就鉴赏一下我今天带来的这幅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