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一杯热咖啡
作者:宝屁龙龙   神级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但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整个“麦-道”飞机项目也只是维持了12年,生产了35架飞机就因“波音”的介入而终止;而那些曾为“运十”汇聚的航空人才,为了谋生,不得不过起制作电扇、干洗机、热水器、警报器的日子,甚至有人开始绘制淮海交通指南去街头售卖……

  苏晨无法坐视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他又能如何应对呢?

  这情形就像是:曾经,“运十”风光无限,独享家中的所有好处。然而好景不长,当“md-82”这位洋气的新面孔出现时,一切就变了。

  “md-82”年轻、美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运十”瞬间失去了光彩,沦为了被遗忘的角色。

  现在,“bac”似乎只是个候补选手,甚至还未真正登场。

  那么,要从替补变成主角,究竟需要经历多少步呢?这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苏晨摸着日渐浓密的胡须,陷入了思考。这不是他第一次在郭伟强的办公室里这样冥思苦想。

  上一次是为了帮助郭伟强撰写一份重要的报告,而这一次则是为了之前事件的后续发展,但情况显然更加棘手。

  郭伟强注意到苏晨再次陷入了深思,明白他在权衡各种可能性,试图找到一条出路,因此没有打扰他,打算为他泡一杯提神的咖啡。但这一次,一直旁听的吴广辉抢先一步,迅速地为苏晨送上了一杯热咖啡。

  苏晨接过咖啡,心里一阵激动:今天竟能尝到未来院士亲手调制的咖啡。

  他轻啜一口,味道真不错。

  虽然不及余裕洋的手艺,但对于咖啡外行的他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体验了。

  “吴同学,你泡的咖啡真香。”他随口夸了一句。

  郭伟强抢在吴广辉之前回答:“那当然,这是从英国带回来的好东西。”

  苏晨灵机一动:“对了,咱们的‘bac’项目也是国际范儿的!虽然暂时还不能做主项目,但争取个辅助项目也不错!”

  这突如其来的比喻让其他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些惊讶。

  吴广辉和苏晨初次见面,不便多言,而郭伟强则直接打断道:“苏晨,你在胡扯什么?”

  苏晨摸摸头,笑着说:“老师,我刚才走神了,不小心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您别介意。”

  郭伟强追问:“你说的那个‘bac’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晨没直接回答,转而问吴广辉:“吴同学,你今年该毕业了吧?工作安排好了吗?为什么假期还留在这里?”

  吴广辉愣了一下,但还是如实回答:“我已经找到工作,在西京的3603研究所,下个月报到。

  不过最近一直在帮郭教授整理给部门的报告,还有一些资料归档的工作没完成,所以就留下来帮忙了。”

  苏晨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资料整理虽然是细枝末节,却是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广辉能在完成主要任务后,还自愿留下完成这些琐碎工作,显示出他的敬业精神。这也许正是他后来能成为c919总设计师,并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的原因吧。

  工程科学的研究绝不允许任何侥幸和粗心。

  问完吴广辉后,苏晨转向仍有些疑惑的郭伟强老师,问道:“老师,我想知道西京的3603研究所和西京飞机制造厂的实力怎么样?”

  尽管不清楚苏晨的真实意图,但郭伟强老师凭借以往的经验,知道这位学生善于洞察人心,于是回答道:“你提到的这两个单位,在我国的航空工业中是顶尖的存在。

  虽然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紧密合作,几乎像是一个整体。”

  苏晨曾参与过“h-6k”机载电子系统的项目,因此对这两个单位有所了解。

  然而,考虑到时间跨度超过二十年,他希望从郭伟强老师这里获得一些当下的信息。

  见苏晨一脸诚恳,郭伟强老师继续解释道:“3603研究所专注于研发,而西京飞机制造厂则主要负责制造。

  我国大多数重要的中大型飞机都是由他们设计或制造的,比如‘h-6’系列轰炸机和‘运7’系列运输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是无可匹敌的。”

  苏晨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运8’没有在西京生产呢?”

  郭伟强老师笑着回答:“‘运8’实际上是由3182厂即陕飞公司生产的,但最初的研发和部分生产工作是由3603所和西京飞机制造厂完成的。

  3182厂是在三线建设时期,由3172厂的一部分员工组建的,可以说是3172厂的一个分支。”

  苏晨又问道:“郭老师,我还听说,马总设计师原来是3172厂的,为了‘运十’项目才被调到魔都,如果‘运十’项目停止了,他还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吗?”

  郭伟强老师想了想说:“这要看上级的决定。不过,无论是3172厂还是马总师本人,可能都希望能回去。

  毕竟,马总师以前在3172厂担任设计所副所长,是技术方面的骨干。”

  苏晨接着说:“如果我们提出的‘bac’计划需要全面国产化,不考虑魔都方面的问题,仅依靠西京的3603所和3172厂及其协作单位,并加上‘运十’项目的团队,这样的组合能行得通吗?”

  郭伟强老师听了,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苏晨,说道:“小晨,我明白你的想法了。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是可行的。西京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运7’和‘运8’项目上。虽然机型和发动机不同,但许多技术是相通的。

  但是,实现这一点面临三个主要难题。”

  苏晨急切地问:“老师,请直接告诉我这三个难题是什么,或许我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实际上,郭伟强提到的三个重点,苏晨之前就已经思考过了。

  他想听听郭伟强怎么说,以此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

  如果两人的看法一致,那就说明他的计划有望成功。

  “第一点,是关于人员的问题。

  除了马总工程师之外,当初‘运十’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大约600名精英参与。

  如果这些人能加入‘bac’项目,将会大大推动工作进展,他们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