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玉玺易手
作者:呆呆两脚兽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最新章节     
  包围相县的董仲颖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做。

  不管是孙权还是那些并州人,都想要直接攻陷相县。有了张白骑的手下,现在董仲颖手上兵力非常的丰富,而且士气非常的高昂,只要强攻,袁术根本守不住。

  但是董仲颖却阻止了他们这样干,因为他不会。

  攻城是一个技术活,谁主攻,谁副攻,谁负责压制城头,哪些军队第一轮上,打到什么程度需要轮换,从哪些攻击墙头,这都是学问。

  董仲颖对于这些一知半解,将领给他的汇报也看得不是很懂,毕竟真实的战场可不是游戏,即使是游戏他也是一个连无线电指挥官也会翻车的人物。

  至于让其他人代打,这也不是一个好方法,作为一名名震天下的诸侯,如果不由董仲颖亲自送他上路,是对于他的不尊敬,很容易让天下人对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因为董仲颖什么都没有做,于是袁术军的补给很顺利的运进相县,甚至还运进了二千援军。

  得知董仲颖默认可以将军粮和援军送入相县之后,袁术疯狂的将援军和军需运进相县,他知道仅仅凭借手上的这点兵力完全不够。

  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感。

  袁术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兵力,不管这些人是怎么样的老弱病残,也不管这些人的来源,只要他们拿的起刀,他们就是一个好兵。

  一千多年后的抓壮丁都比不上袁术。

  很快袁术在相县的兵力都超过董仲颖了,但是看着其中的老弱病残,这些数量也只能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相县周围的天都高了三尺,袁术用尽了一切的办法维持住了相县的补给。

  董仲颖觉得他自己需要做点什么了,不然他对不起自己的名号,也对不起那些为他拼命的将士。

  攻城他没有能力,但是他可以断粮啊,更何况断粮这样的“小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出手,他手下有的是专业对口的人。

  比如“并州人”“并州人”和“并州人”。

  现在已经改名叫“虎豹骑”的并州骑兵出击了,他们的出击彻底害苦了袁术。

  在这些和游牧民族学过“劫掠”的职业选手面前,再也没有一粒米或者其他的东西送进相县了。

  “计恶莫过于断粮。”孙权讨好着对张白骑说道,“秦王的这一手真的厉害。”

  如果一开始就断粮,那么凭借着相县的存粮袁术可以支撑很长的时间。但是董仲颖一开始的“开放”给了袁术一个错误的估计,让袁术汇聚了太多的兵力。

  但是粮食的运输显然没有他汇聚兵力这么快,很快,袁术军的主要矛盾就从被董仲颖攻陷相县的危险转变为了日益增长的兵力和日益减少粮食之间的矛盾,再加上虎豹骑的断粮,让相县的存粮更是捉襟见肘。

  袁术多次派了军队去打通粮道,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军队一下子就被击败了,但是他依然派出了军队。

  因为这些军队留在相县也是浪费粮食,不如让他们去死,万一能够护送一些粮食回来,那就更是赚到了。

  被董仲颖围困了一个多月之后,相县的袁术快要断粮了。

  袁术开出了很多很优厚的条件,财宝、土地、美女甚至连自己仲王的名分都可以不要,但是他的条件无一例外被杨阜等人否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县的粮食越来越少,甚至连袁术和那些高级将领的粮食都没有办法保障了。

  毕竟他们没有办法当着众人将士的面在那边吃独食。

  袁术吃着粗粮,嫌饭粗,没有办法下咽,只能对自己的侍从说道:“这饭太粗了,给我找一些蜜水来”。

  他的侍从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说道:“现在城中的粮食快要用尽了,哪里还找得到蜜水,现在有粗粮吃已经很好了。”

  袁术长叹一声说道:“我以为我手握了传国玉玺,就有了天命,我还听到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认为我自己能够做出一番功绩,现在我却穷困于此地,连到手的玉玺都保不住,我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于是吐出了数口鲜血。

  他身边的近侍慌忙对他说:“仲王,事情还没有到如此差的地步,您如果活着,还拥有夺回玉玺的希望,而您死了,玉玺就永远不会回到你的手上。”

  袁术的脸色好了一些,心中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终于,在饥饿的压力之下,袁术做出了他人生最大的一个让步。

  他将自己最为重要的宝物暂且“借”给了秦王,供秦王观赏。

  他写信给董仲颖道:“天命或许已经离开汉室了,现在的天命靠你和我的扶持,政权出自私门。英雄豪杰争夺追逐,分割地盘。这同周朝末年的七国没有两样,只有强大的一方吞并他方。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你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

  当他的宝物出借了之后,突然整个相县的粮道都顺畅了,大量的粮食都迅速运入了相县,甚至董仲颖的手下还“捐助”了不少。袁术终于也喝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蜜水。

  蜜水真好喝。

  的确,很贵的东西自然好喝,这杯蜜水值一个玉玺。

  随着玉玺的易手,洛阳的贾诩行动了起来,洛阳的禁城守卫发生了哗变,杀死了不少内侍,连刘协也受到了一些惊吓。

  而哗变的理由就是,现在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大汉的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想要快速终结战争,想要和平,如果陛下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要求,他们杀死陛下的胆量是没有的,他们要死谏。

  至于他们是谁指使的,自然是自发的,因为他们听说陛下王嫔妃也为大汉的和平出了不少的力。

  有了王嫔妃这个“里”,有了哗变士兵的“外”,再加上条件确实不错,刘协“心甘情愿”的下达了诏书,于是旷日持久的讨伐袁术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