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看到的都是光明和前程
作者:欢宫神羽   大秦:悟性逆天的我,长生了最新章节     
  江湖门派每月有几万两银子的纯收益,但这还是收入的小头,武侠是有底蕴的事物,也是能够持续不断产生经济效益的事物,周边才是最盈利的。

  一部武侠成功了,开发周边是大事,相关的兵器、玩具、食物、服饰以及乐曲、图像、典籍等不同形式的产品都会涌现,在作品周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网,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反过来也滋养了中原武侠行业和武侠作者的创造力。

  门派相关经验已然很老练,通常在一部作品的筹备之初就开始考虑未来开发周边的便利性。

  灵儿心领神会:“我明白了,接下来会把每个角色设计得独特一些,一眼就能分辨出是谁。”

  《江湖风云录》这样的作品最容易开发相关兵器和人偶,人物形象有特点极为重要,决不能制作出来看着都相差无几,混作一团就糟糕了。

  吹雪对灵儿的配合很满意,自然也就多说一些,花了一个半时辰把《江湖风云录》企划来来 ** 讨论了好几遍,能想到的都探讨了。

  最后谈得差不多了,慕容吹雪让赵灵儿两天内、也就是星期五之前把新的企划完成,仍然下午三点见面,她周五是不休息的。

  然后给了她一张名帖:“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不要客气。”

  “我知道武侠作者的作息时间都比较特别,别在深更半夜联系就好。”

  江湖门派每月只有十五部武侠连载中,同时每期都有两部武侠会被末尾淘汰,换上新的作品。

  所以签了约就有连载的希望,而且一个月有六次机会,这自然是值得欢庆的事。

  令狐冲也赶来府上,一起开开心心吃了晚宴,说了些豪情壮志的话。

  菜都是妹妹做的,素炒三鲜、芙蓉蛋、清蒸鱼、红烧排骨、荷叶饭以及冬瓜肉丸汤。

  全都是家常菜肴,两个红烧一个清蒸一个油煎。

  之所以两个荤菜,可能是今日集市肉类降价。

  虽然菜色比平常丰富,可赵灵儿和令狐冲都得连夜练功,无人想饮酒,于是赵灵玉榨了果茶。

  三人频频举杯祝贺,看到的都是光明和前程。

  “祝早日连载成名,江湖侠女独领 ** !”

  【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

  大明市井之间,书画之艺盛行。工笔丹青追求精妙绝伦之笔触,故事皆简明扼要,诸多画师只为谋利而投身此道,于诸画坊之间流转频繁,无长久之约,自然少了诸多规矩。

  当然亦有画师心怀壮志,借先入俗流而后脱俗之迂回策略,不断锤炼画技、积攒声名,继而着手创作传世之作,最终扬名天下,功成名就。

  李三曾劝赵四走此路。

  不过他自身却无曲线成名之念,决意就此一路走下去,目标是有朝一日能得翰林院认可,而后在其名下之书画刊物上发表大作。

  他对市井书画之热爱诚挚无比,甚于对真实之美景。

  两日之后赵四要将新的构想呈予王大人,李三周五亦要交画,众人皆繁忙,饭后便散了。

  临走之时李三言他周日下午在京城闹市的一家书肆现场签售画册和扇面,期望雪野赵四能去相助:“实则无事可做,权当陪我壮胆罢了。”

  他那般市井风情之画竟能现场签售,实乃勇气可嘉。

  作为曾经的不羁之士,赵四自然明白壮胆之意,无非是防有人 ** 。

  闹市之人龙混杂,签售他那类画作,确需提防那些卫道士、反俗流以及儒林之某些团体意外现身。

  兄弟有难岂有推脱之理,赵四应下了:“需多唤几人否?”

  毕业后一同闯荡的兄弟虽各奔前程,甚至有人入了帮派,有事喊一声还是可行的。

  李三思忖片刻,最终摇头:“罢了,莫要惊了书肆方面。”

  世间犹如一大染缸,不同品行之人于其中自行分层,彼此渐不相容,李三显然已不太认同往昔同窗中的某些友人。

  别未稳住场面,那副狼狈模样先将此处搅乱,甚至吓得看客不敢进门。

  赵四拍拍他肩膀:“那便周日见。”

  送至门口,李三走了几步又停住回头,昏暗中面容有些朦胧:“我说赵四,有难处言语一声,莫要强撑。”

  作为业内之人,李三自然知晓与翰林院签约之初颇为艰难,他的家境优渥许多,自己又赚了些银钱,身为朋友理应共渡难关。

  但他亦知晓赵四之性格,开口求助断无可能,以致于反倒不好意思在他面前说这般话语。

  出乎意料的是赵四反应甚微,不似以往动辄暴跳如雷,只淡淡道:“知晓了。”

  “我……我乃真心实意,切莫不当回事。”

  “好,周日见。”

  李三不再多言,一挥手离去。

  姐姐开始收拾餐桌,满桌的杯盘碗筷。

  分餐虽更卫生但亦更费,大明亦是食物浪费颇为严重之国,位列诸国前列,远超高丽与安南。

  高丽亦分餐,然,倒掉那点泡菜实不算甚。

  关键是分餐颇为繁琐,每餐皆要洗诸多碗碟,怪不得大明女子就业率颇低,光是在家洗刷盘碗便已精疲力竭了。

  大陆自元朝起放弃分餐,而后倡导公筷,似未打算重回分餐之制,一个小小的习惯,或许能改变整个社会之态。

  姐姐不让帮忙收拾,赵四便回房开始了创作。

  一个多时辰后姐姐忙完进他的房间时,画中人物的服饰都已改好了。

  他设计了一种类似西域胡人的服饰,但未那般夸张,只在袖口与领口增添了独特的花纹,看起来别具一格。

  这自然非他之独创,前朝之画作中亦有类似之样式,只是当下尚未流行。

  姐姐看着新设计由衷赞叹:“此服饰甚美,华丽而典雅,与寻常服饰正相反。”

  大明寻常服饰注重简约,此设计的确与之相反。

  她特意进来自然非为此,连李三都能想到的问题,作为姐姐岂会想不到。

  她拍了拍赵四的后背:“与翰林院签约乃是极好之事,但亦因此失了收入,你便安心创作吧,我来解决此难题。”

  赵四将几支粗细不同的毛笔归整好,整齐地放置在书桌一侧,而后看着姐姐摇摇头:“你如何解决,莫非课余去做工吗?还是算了吧,我比你时间充裕些,自己能够处理妥当。”

  姐姐刚读大二,乃学业最为繁重之时,大明做工之黄金时代已过,如今课余去当伙计之类赚不了多少银钱。

  况且在家还需照料赵四饮食起居,早晚花在家务上的时辰超过两个时辰,怎好意思再让她出去做工。

  再说赵四原先的收入并不多,仅能满足自身开销,实则缺口并不大,这段时日无钱便莫要外出玩乐,十文钱一壶的茶不喝无妨,午饭亦可自己做,或者去买街边的饼子,比下馆子便宜二十文。

  两人谁也未提及母亲,生活开销以及姐姐的学费乃母亲承担,赵四已然十九岁了,以此为由追加要钱,着实说不过去。

  其实母亲与他们姐弟之情早有淡化,三年前赴安南工作后,只归来两次,相处之时甚短。

  母亲一直在一家知名商号工作,收入不低,外派安南后更是翻了两倍,可两姐弟的生活却不如往昔了。

  不过他们似是约好了一般,从未对此有所抱怨。

  有何可抱怨,母亲似在安南结识了良人,或许哪天便成婚不再归来,届时连母亲都没了。

  亲情乃无法强求之事,心怀感恩能减少诸多烦恼,赵四这十几年来虽活得有些混沌,但在这点上倒是清醒的。

  好似大明之人普遍在这点上较为清醒,他亦不算格外懂事。

  其实赵四对这个家庭颇为疑惑,记忆中最初母亲带着他们两姐弟生活在蜀中,那是个山中的小城。

  而后搬了几次家,住过几个不同的地方,六岁才到了京城,住进了这套外公买的宅子,一直至今。

  在赵四印象中外公言谈举止颇具威严,总是身着华贵长衫,母亲说外公身居要职。

  然而过世后只留给他们这套小宅子,有些奇怪。

  明明无其他亲眷,亦不知他的家财去往何处,难道都买长衫了?

  不过任何人都可能因种种缘由身后一无所有,这亦无可指责。

  故而作为平民之后,有问题最终需靠自己,分析这些皆是无趣,何况对外公那般有感情,更不该将时间浪费在无端猜疑之上。

  赵四体贴地帮姐姐捶打双肩放松筋骨:“你莫要为我忧心了,下午我有半天空闲,已在闹市找了份零工,完全能够解决当下的小难题。”

  闹市距离京城繁华之地不远,从西街转官道两站便到了。

  往昔此处乃城乡交界,房租格外便宜,诸多名角成名之前皆曾居于此,能够节省些生活费用。

  如今闹市之地位与东城不相上下,号称文化之坊,满街皆是年轻人,声名远扬的各大商号、酒肆以及书画铺子全在此处。

  另外从官道北口出闹市,被大明人称之为走出去便不在大明,而被安南人称之为走出去便回安南了。

  这里有各种安南人开的铺子、戏楼、饭馆,走在路上之人大半说安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