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基操而已
作者: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最新章节     
  在苏定方走到大殿口时,杜荷忽然把他叫住。

  “苏将军。”

  苏定方身子一定,转过身抱拳说道:“杜驸马,可还有吩咐?”

  杜荷正着脸色说道:“送你两句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轰隆!

  两句诗如同一记响雷,炸在苏定方的心头。

  杜荷此刻的形象,在他心中是如此的高大。

  苏定方双眼微红,不知不觉中有些湿润。

  “太子殿下,杜驸马,知遇之恩没齿难忘,卑职定以死报效太子殿下!”

  说完苏定方朝李承乾磕了一个头,随即迈着大步离开。

  “啪啪~”

  “好诗啊!”

  “不愧是文曲星君下凡。”

  李承乾拍着手,满脸惊讶地赞叹道。

  前几日,杜荷送卫国公一首好词,没想到今日又念了两句好诗。

  他的这个头号军师,越来越让他看不透了。

  杜荷念的是唐代大诗人高适作的诗《别董大》,算算时间,这个大诗人应该还没出生吧。

  嗯,拿过来用,心安理得。

  杜荷摆着手说道:“太子殿下,出口成诗基操而已,不用惊讶。”

  不等李承乾说话,杜荷接着好奇问道。

  “太子殿下,席君买也是行军总管,他不用去练兵吗?”

  东宫千牛率就那么百来号人,就算全部带去辽东,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李承乾摇着头说道:“根据各位行军大总管的商议结果,席君买手下将统领4000步卒。”

  “其中100名是东宫千牛率卫,其余3900名是新募的新兵。”

  现在张世贵正在河东道、河南道和河北道募兵,等募兵结束以后才会把新兵调去各个行军总管帐下,接受他们的系统训练。

  杜荷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把100名上过战场,且战斗经验丰富的东宫千牛率卫打散,让他们担任小队长,勉强可以把这支新兵队伍带起来。

  而且这帮新兵都是平民百姓出身,把他们训练起来,以后就是自己人。

  提到新兵,杜荷的脑子里又想到白袍战神薛仁贵。

  于是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殿下,刚招募的新兵如何分配?”

  “应该随机分配吧,都是一群新兵,没什么区别。”

  李承乾毫不在意地说道。

  在他眼中,这些新招募的新兵,即便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进步也不会太大。

  没上战场见过血,和那帮百战老兵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杜荷皱着眉头说道:“太子殿下,看征兵的人员情况,尽量把河东道的新兵都交给席君带。”

  “为何?”

  “我感觉这次河东道会出猛将!”

  “呃~”

  李承乾呆住了。

  这个天方夜谭的理由,怎么听起来这么不让人相信呢?

  不过他也没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结。

  李承乾点头说道:“行吧,孤现在修书一封,发给张士贵。”

  说干就干,李承乾马上回到案几上,笔尖点墨,摊开一张宣纸写起来。

  片刻,一封简约的书信便写完。

  李承乾把他的大印拿出来,沾上红墨,在上面重重地印下来。

  随即李承乾对亲兵喊道:“来人,把这份书信密封,送到魏州刺史府,交给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

  “遵令。”

  从外面跑进来的亲兵,接过信件后快速离开。

  张士贵把募兵大营设在魏州刺史府,河东道、河南道和河北道三地,都能顾得上。

  看到李承乾如此雷厉风行,杜荷朝他拱手夸赞道:“太子殿下真快!”

  “这算什么,孤还能更快。”

  “呃~”

  杜荷嘴角一抽。

  两人打趣中,大殿门外,再次传来亲兵的禀报声。

  “太子殿下、杜驸马,崇文馆授课学士廖峻,请你们去崇文馆。”

  “行,孤现在过去。”

  李承乾说完后,脸上满是喜色。

  他拍了拍杜荷的肩膀说道:“杜荷,应该是常用的木活字雕刻的差不多,可以着手排版印刷。”

  “太子殿下,我们赶紧过去看看吧。”

  杜荷心中也十分期待。

  活字印刷术比他想象中还要容易弄出来,而且木活字的雕刻,进展更是神速。

  崇文馆就在东宫内,相距并不算远,两人没走几步路就到了。

  “太子殿下,杜驸马,常用活字已经准备了不少,老夫觉得可以着手安排印刷。”

  “边印刷,边雕生僻的字,这样才不会耽误工夫。”

  廖峻胡子一抖一抖说道。

  李承乾侧过头看向杜荷,意思让他来决定。

  杜荷微笑着说道:“带我们去看看雕刻好的活字。”

  “这边请。”

  廖峻朝另一边伸手示意。

  在他的带领下,三人来到崇文馆一处空旷的房间。

  房间里面的案几上,摆着一个个雕版,上面已经排好密密麻麻的文字。

  杜荷蹲下身子,拿起一个雕版仔细打量起来。

  过了片刻。

  杜荷拍拍屁股站起来说道:“廖学士,你们干的不错,准备的这些雕版可以直接拿来印刷。”

  “明日朝会以后,我跟秘书监颜师古沟通,让你们带东西去印刷作坊做好准备。”

  “等你们准备齐全,再把陛下请去观看。”

  崇文馆太小,只适合做研究,具体的纸张印刷,这里完全不够地方。

  而且印刷需要用到大量的墨,很容易把场地弄的脏兮兮。

  “好的!”

  廖峻兴奋地说道。

  就连声音也响亮不少。

  把东西搬过去,再做其他准备,大概一两天时间就可以了。

  这项功劳,也不知道能得到多少赏银。

  应该能分个10贯吧?

  他们这帮人心里猜测这次的赏赐不会太高,因为搞活字印刷的难度以及其作用,和汉语拼语以及汉语字典完全没法比。

  ...

  武德殿。

  文学馆内。

  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和李百药四人,正带着一帮士子在做书籍的核对。

  受到四位严厉重臣的影响,这帮士子的神色非常肃穆。

  笑容可掬的李泰,从外面走进来,他径直来到孔颖达的身边,轻声问道。

  “老师,《治水志》的编纂进度如何?”

  正沉浸式核对文字的孔颖达,被人中途打断,脸上稍稍带着几分不喜。

  不过看到来人是魏王李泰后,脸上扯出笑脸说道:“魏王殿下,书籍已经编纂好了,现在正核对行文,确认没问题就可以装订成册。”

  “太好了!”

  李泰兴奋地挥了一下拳头。

  他接着叮嘱说道:“老师,等你们弄好以后,记得跟本王说,我要进宫给你们请功。”

  “《治水志》一问世,老师你和于师他们几人,绝对会被记入史册!”

  孔颖达点头抚须,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们不缺钱,也不图利,就想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