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他杀
作者:小眼睛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最新章节     
  “什么?这戴春华是左撇子?”蔡总督惊讶地问道。不仅仅是蔡总督,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左撇子?

  “是的,左撇子。”吴晴面无表情地回答着。

  宋尚书急忙问到:“你有什么凭证?这事可开不得玩笑。”

  吴晴环顾四周说道:“自然是有凭证的。你们看。”吴晴指着地上戴知府的尸体说道: “他的手就是最好的凭证。”

  众人的眼神都向戴知府的手看去。

  吴晴接着说道:“你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右手,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都是右撇子,用右手写字。所以在我们的指间都会有长期握持毛笔而留下的茧痕。而你们再看戴知府的右手,什么也没有。在反观他的左手,满是茧痕。”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自己的右手和戴知府的双手,发现确实如吴晴所说。

  “诸位再看!”吴晴拿出戴知府的遗书,将它展开拿在手中。然后又拿出几张让京畿处从戴春华住处的拿的文书。把两张放在一块对比。“这两张纸上的字迹虽然看上去很像,但是细微之处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你们看,我左手拿的就是今天去戴知府家核查之时,从他书房中拿出的几张他批写的文书,右手就是在他自杀现场的遗书,这里大家都是书法颇有研究之人,你们仔细看看有何不同。”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两张纸。徐萍率先开口道:“这戴知府的遗书与这批复上的字迹虽然极其相似,但是却略显犹豫。感觉不是一个人的手笔。”她皱起眉头,似乎对这个发现感到困惑。

  徐萍话音刚落,樊司长便迫不及待地凑向前来。徐萍顺手把两份文件递给了樊司长进行对比。樊司长接过文件,仔细端详着每一个字,不放过任何细节。他的目光专注而犀利,仿佛要透过纸张看到背后的真相。

  其他人也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樊司长的结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樊司长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对着烛光,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又把两份文件的几个字叠在一起对比着看,最终得出的结论与萍郡主一致:这两份文件看起来的确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文件传到了蔡总督和宋尚书手中。这时,吴晴趁机开口道:\"诸位,请大家仔细观察字迹。你们会发现,戴知府在批示奏折时,每到弯钩处都会显得有些别扭。原因很简单,他是个左撇子,所以在书写这类字体时会有这种情况。但你们再看,这份戴知府的遗书,其中的弯钩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显然,这是由习惯使用右手的人所书写的。\"

  吴晴继续道:“不仅如此,我让人查看了戴春华的书房里的所有东西摆放都是以左手习惯为主,比如笔墨纸砚的位置、书架的布局等等。这些细节都表明他是一个左撇子。戴知府的家里人和府衙的公职人员也都证明了戴知府是左撇子。而戴知府被认定为自杀的那间房间。还被封锁着,我若是没记错的话。他书桌上摆放的笔墨纸砚,都是在右侧。”

  蔡总督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好啊!这伎俩居然将我们所有人都骗了过去。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精心策划了这些事情。”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和决心,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揭开这个谜团,不查个明白绝不罢休。

  吴晴看到蔡总督如此反应,心中不禁一紧,但还是继续说道:“从现场情况来看,戴春华的尸体并没有挣扎的痕迹,这说明凶手在下手时,他已经被迷晕了。另外,门锁也没有被破坏的迹象,这意味着凶手与戴春华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或者信任,以至于戴春华对其放松了警惕。”

  吴晴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远非表面那么简单。毕竟,他手中还握着一本至关重要的账册,而这本账册正是揭开真相的关键所在。然而,此刻的他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秘密,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

  “现在毕竟账册还没找到,这戴春华的事情还败露了,你还是想想看怎么办吧,说了丢车保帅,你做事情能不能上点心,若是再出了什么意外,你就想想后事吧。”

  黑暗中的镜湖县某处,两个身穿黑袍的人,正在低声交谈。尽管细雨和闪电守在不远处,但二人还是尽量压低了声音,以免被他人听到。

  “您放心,后面的事,我会处理好。至于账册,现在没人知道在哪。就算被人找到了,也没事,我们的账册全部都是加密的。没有母本,他们无论如何也破解不了。”那人语气平静地说道,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安。

  然而,他的解释并没有让对方满意。

  “哼!最好如此。如果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了计划,后果不是你能承担得起的。”黑袍人冷哼一声,警告道。

  “是,我明白。请相信我,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那人连忙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严重性。

  虽然黑袍人表面上表现得很冷静,但实际上内心充满了焦虑。他知道,如果账册真的落入了别人手中,那么他们所面临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而现在,戴春华的事情又败露了,更是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黑袍人暗自思考着应对之策,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以免给整个计划带来更大的麻烦。同时,他也在考虑是否需要采取一些更激进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而另一个黑袍人则默默站在一旁,心中同样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这次的事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目前看来,似乎也只能寄希望于那神秘的账册不会被发现。

  黑袍人叮嘱道:“你最好能处理好。这里只能靠你自己了,我不能待太久,马上就得回京。他们两个……”他指了指细雨和闪电,“他们两人已经和吴晴的人动过手。身份已经暴露,会和我一起回京,之后这里没人帮你。你要多留心。吴晴肯定知道幕后之人是我,你切记,只要没有证据。他们就不敢怎么样。”

  黑袍人的语气严肃且带着警告意味,让人不禁感到紧张。黑袍人匆匆离去后,留下的那个人站在原地,面色凝重地望着黑袍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京畿处和大理寺承担了对戴知府案件的调查。由于吴晴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细节,而在第一次的验尸报告中,大理寺的验尸人员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因此被李云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所以这次的尸检,京畿处的人也共同参与其中。

  吴晴等人再次来到停尸房,仔细检查着戴知府的尸体。他们小心翼翼地剪开衣物,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戴知府的鼻腔内发现了一些异常。经过进一步的检验,他们确定了这些物质就是迷药。

  “果然如我所料!”吴晴说道,“这些迷药和此前迷倒镜湖县衙大狱的狱卒一样,是用了马钱子和哥罗芳混合而成。”他转头看向李云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健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说明杜县令的死和戴知府的死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也许凶手是同一个人。”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从验尸房出来后,吴晴独自一人坐在戴知府的房间里,陷入沉思。他仔细地梳理着案件的线索,试图找到答案。

  现在已经可以笃定戴知府不是自杀。那么究竟是谁杀了他呢?吴晴仔细查看了尸检报告,发现戴知府鼻腔里的迷药居多,口腔也沾染了不少。这表明他是被人从背后捂住口鼻,导致大量吸入迷药而晕倒。然后,他被放在床上,地上有轻微的拖拽痕迹,这应该是凶手将戴知府拖上床时留下的。此外,房间非常整齐,没有打斗或挣扎的迹象。而且,茶水壶中还有一壶上好的普洱是满壶,显然是刚刚沏好的茶,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凶手与戴知府关系密切,是个熟人。

  那凶手究竟是如何做到反锁房门并离开现场的呢?吴晴心生疑惑,她坐在轮椅上,缓缓移动到门口,仔细观察着门栓。突然,他注意到门栓上方有一道细微的划痕。这道划痕引起了吴晴的警觉,让他陷入了沉思。

  这座房子位于镜湖县的官邸内,通常只供官员们来访时居住。由于使用频率较低,门闩几乎保持崭新状态。然而,为何会出现这样一道奇怪的痕迹呢?正当吴晴思索之际,一阵脚步声传来,伴随着淡淡的脂粉香气,打断了他的思绪。

  此时此刻,巧珍应该正在与冷弃一同守护朱兵及其家人,因此,能够散发出这种独特香气的人,唯有萍郡主。

  徐萍走到吴晴的面前说道:“四处都寻不到你,就猜到你在这里。”

  吴晴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问道:“郡主找我有事?”

  徐萍提起手中的一盒食盒,轻轻晃了晃,微笑着说:“看你晚上没吃什么,怕你饿着,便特意准备了些食物给你送来。见你房里没人,我猜你可能来这里散步了,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来了。”

  吴晴闻着空气中飘来的阵阵香味,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的确,想了这么久的事情,这脑力费得多,也更容易感到饥饿。更何况,他已经闻到了这饭盒之中有他最喜欢吃的宫保鸡丁。

  “多谢郡主,还真是有些饿了。”吴晴感激地说道。

  徐萍笑了笑,提议道:“屋外有石桌,要不就在那吃吧。”

  吴晴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徐萍将饭菜放在石桌上,然后推着吴晴走过去。吴晴夹起一块菜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突然眼前一亮,赞不绝口:“味道极好!没想到镜湖县还有手艺如此不错的厨子。这可比前两天在祥子那吃的好多了。”说完,又夹起一筷子菜送入口中。

  听他说完,徐萍噗嗤一笑。她用手捂住嘴巴,眼睛弯成月牙状,笑声清脆悦耳。

  “这厨子若是知道能得到小吴大人这般夸奖,应该倍感荣幸。”说完,她仍捂着嘴笑个不停,仿佛停不下来似的。

  吴晴一怔,然后好奇地问道:“这大厨莫不是你吧?”他看着徐萍,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和疑惑。

  徐萍轻轻点头,笑着回答道:“大厨不敢当,只是当时初到北国,吃不惯北国的饭菜,自己学着做罢了。”她的语气轻松自然,似乎对做饭这件事并不在意。

  吴晴听后不禁感叹道:“原来如此啊!”接着又调侃道,“好在郡主身份高贵,若是你开家饭店恐怕我家的华香楼就没有生意了。”他的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但眼中却闪烁着笑意。

  这绝对是吴晴给出的最高评价。虽然不知道他说这话时是否真心,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赞美之词让人听了都会感到愉悦。徐萍心中暗喜,嘴角微微上扬。毕竟,谁不喜欢被别人夸赞呢?

  或许是因为真的饿了,又或许是因为徐萍做的饭菜真的美味可口,吴晴吃得津津有味。他大口地吃着米饭,夹起菜肴送入口中,细细咀嚼,感受着每一口食物带来的满足感。没一会儿功夫,盘中的饭菜便已见底。

  在吴晴吃饭的这段时间里,徐萍就坐在一旁,悠闲地看着书。她的目光专注而宁静,仿佛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偶尔,她会轻轻翻动书页,发出轻微的声响。

  当吴晴吃完饭时,徐萍也恰好读完手中的书籍。她轻轻地合上书本,然后将盘子放在食盒里。吴晴好奇地看了一眼那本书,发现封面上写着《千字文》三个字。

  “你怎么看这种书啊?这可是孩童启蒙的读物呢。”吴晴疑惑地问道。

  徐萍微笑着解释道:“看着你吃饭确实很香,但我总不能一直盯着你看吧。这本书是我刚才去找你的时候,看到桌上放着,便顺手拿来看看。”说到这徐萍突然想起来了什么。“我是不是不该动案发现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