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大朝会(下)
作者:乔翊家的鹦鹉   太后她一心只想躺平最新章节     
  皇帝此言一出,在场官员们的目光几乎是瞬间就汇聚到了荣华身上。
  “多谢陛下信任,两名副考都由我推荐不妥,本宫推举一人吧,翰林院的萧浒萧大学士。
  萧大学士是二十二年前的二甲传胪,他性子静,高中之后,一直在翰林院修书,可谓是阅遍世间经典。
  无论是大熙的朝纲律法,还是户部官员需熟读的齐民要术,又或是工部官员需具备的九章算术,他皆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做个副考官,当是绰绰有余。”
  荣华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点自己的名,先怔了一怔,随即开口道。
  “大长公主所言甚是,以萧大人的人品学识,别说副考官,主考官也完全没有问题。
  他若是愿做主考,臣甘愿做他的副考。”荣华的话音刚落,林浩明就将话头接了过去。
  萧浒和林浩明一样,同为世家子。
  他少年时期才学就十分出众,二十三岁中的进士,与阮大郎的关系很好。
  林浩明比他小了六岁,少年时期曾受过他的指点。
  后随着阮家获罪,阮氏一门皆被流放之后,他就变得沉寂起来。
  高中之后,一门心思留在翰林院修书读书,偶尔帮皇帝写写诏书。
  对于萧浒,林浩明是打内心敬重的,就和敬重阮大郎一样。
  “主考需要管的事太多了,萧浒除了书,对其它的都不感兴趣。
  让他当主考,他绝不会同意。”荣华看了林浩明一眼,答道。
  她与萧浒、阮大郎年纪相仿。
  少年时期,三人曾是非常谈得来的朋友,对他自是十分了解。
  “萧大学士的人品才学都没有话说,足以担任副考。
  不过他平常除了溯文阁,哪都不愿去,想让他做副考,还得姑母出面才行。”贞平帝适时接过话头。
  “好,这事既然是本宫提出来的,自当由我去做这个说客。”荣华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冷眼旁观的蒋迟只瞧得眼睛冒火。
  好家伙,难怪公主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给休了,原来是想给这姓萧的腾地方啊。
  当年荣华与阮家的阮大郎,萧家的萧浒走得很近的事,他自然知道。
  而姓萧的为了她,这么多年一直未娶。
  荣华自是不知道自己的前夫哥已经在心里污蔑她与萧浒的关系不清白。
  她推举萧浒,完全是本能的觉得此人合适做这个副考官。
  至于私情,她若对萧浒有情,当年就不会选蒋迟做驸马。
  接下来的另一个副考官是由左右相共同推荐的,国子监祭酒虞世恒虞大人。
  “接下来朕要说的是第二件事,第二件事涉及国计民生。”皇帝见考官的事情这么快就顺利解决,心情颇为愉悦,很快开始说第二件事。
  众臣听到国计民生几个字,不由自主的抬目看了皇帝一眼。
  这件事应该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吧。
  皇帝登基虽然已经半年多,实际上今年才是他自己的年号。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的年号确定之后,肯定要制定新的治国策略方针。
  大家都想看看,新帝想走什么样的治国方针。
  “第二件事,和开海禁,展开与各番国的贸易有关。
  起因得从咱们的附属国开罗欧家的世子说起,大家都知道,开罗欧家是开罗唯一一家世袭罔替的公爵贵族。
  欧家的造船术天下无双,他们的世子欧逸珩却喜欢做生意和钻研农事。
  三年前扬帆出海、路过一番国时候,发现了一种新作物,叫番薯。
  此物既能生吃,也能煮熟当粮食食用。
  他带了些种子回来,在自家的岛上试种,已经大获成功。
  番薯对于土地不怎么挑剔,且产量非常高。
  欧世子愿意为我们提供一些着苗。
  另外就是,前些日子欧世子和户部官员从京都周边各县取了些土壤回来探讨研究。
  最后发现我大熙的农作物产量一直上不来,是因土壤缺了一些元素。
  有的缺氮,有的缺磷,有的缺钾。
  想要粮食增产,就必须改善这些土壤的的问题。
  可想改善这些土壤,单凭我们现有的技术和条件,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从一个番国购买大量的鸟粪。
  听到这里,想必众卿都听明白了,想要从根子上解决咱们大熙粮食低产的问题,就必须开海禁,与外邦进行贸易。”
  皇帝也没有卖关子,很快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大臣们被皇帝口中吐出的氮磷钾等完全陌生的字眼给整得脑子有些懵。
  但能站在大殿上的人,没有几个是草包,很快大家就从皇帝的话里面提取到了重点。
  第一,开罗国欧家的世子在扬帆出海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新的作物,这种作物叫番薯,此物易种植,产量高。
  据此可推断出,海外番国可能有大熙没有的农作物新品种。
  第二,大熙的粮食低产是因为土壤有问题,要想改善土壤需要从番国购买一种鸟粪当肥料。
  皇帝因这两样好处,想开海禁,和海外诸国展开贸易。
  如果这两样好处是真实存在的,那确实值得冒险去开海禁。
  问题是谁能保证,海外番国真有鸟粪,而这些鸟粪还恰好能改善大熙的土壤问题?
  至于农作物新品,那个番薯大家也没有见到,仅是开罗世子的一面之词。
  具体是不是真的产量高,易种植,还可当主粮,谁也不知道。
  为了这两个飘渺的好处,就大开海禁,届时若引来大规模的海匪海盗,以及其他窥视大熙的番狼可如何是好?
  “陛下,开海禁事关重大,臣觉得此事尚需从长计议。”兵部尚书郑康龙头一个站出来阻止。
  “臣附议。”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也站了出来。
  其他人持观望状态,暂时没吭气。
  “还有其他爱卿有不同看法吗?”皇帝没有立即发表意见,目光缓缓扫过其它人。
  “臣觉得可以先划几块试验田出来,试试那氮肥、磷肥和钾肥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户部尚书崔大人缓缓开口道。
  “哼,氮磷钾这些字眼,今日之前,我等从不曾听闻,崔大人莫非知道如何制作这些肥料?”兵部尚书哼了一声。
  “你不知道,不代表别人也不知道,世界如此浩瀚,你我不知道的东西多了。
  可你我不知道的东西,不代表它就是不存在的。”崔尚书非常看不惯兵部尚书。
  这老家伙真本事却没看见多少,抬起杠来,他自称第二,整个朝堂都没有人敢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