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愤怒的崔秋芳
作者:随波逐流鸭   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最新章节     
  段宝玄眨眨眼睛问道:“那你,有没有空参与进来啊?”
  没想到宋真却摇摇头:“抱歉,我如今是检校协律郎,正在为圣人排练歌曲。”
  段宝玄大吃一惊!好家伙,你还懂玩音乐?
  他只好遗憾的叹气,毕竟为人臣子,怎么可能跟圣人抢人呢?
  宋真补充说明:“在汴州、并州,我与狄仁杰分工合作,我负责验尸,而他负责寻找证据并推理庭审,现场探案,说实话。”
  “我不擅长。”
  段宝玄赞赏的点点头,此子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心胸倒是宽广。
  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宋真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不想加班。
  宋真牵着崔梦竹回去之后,马上修书一封,让狄仁杰赶紧来洛阳帮忙。
  等到狄仁杰从并州赶来,又不知道要多久了。
  一想到半月之后能再见怀英,宋真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
  与此同时,卢杨收到了北祖五房族老的信,他好奇的打开一看。
  “吾,重孙卢伟,倾慕清河崔氏崔秋华之女崔梦竹,然,已与其妹崔梦婷定婚,望三公支持,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卢杨的白眉一下子皱了起来,这什么跟什么啊,你聘书上写的是哪位女子,就该与谁成亲啊,临时起意换个对象是几个意思?
  他收起信,打道回府询问妻子。
  崔秋芳同样不解,为何要突然更换对象?
  本质上,她对于范阳卢氏与清河崔氏再次喜结连理,互通有无这件事情,是高兴的。
  让她不高兴的是,对方将她看中的崔梦婷给娶走了。
  “阿华真是糊涂啊,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我的意见呢?”
  亲弟弟居然无视她的说媒?作为清河崔氏第一月老,崔秋芳有感觉被冒犯到。
  之前她有修书一封回家族,希望同胞弟弟能将女儿崔梦婷下嫁给宋真,却一直了无音讯。
  如今突然收到崔梦婷要出阁的消息,你让她怎么保持理智?
  气死偶咧!
  崔秋芳生气的拍了下桌面,吓得卢杨抖了一抖。
  “不行!崔梦婷绝对不能嫁!她是留给宋真的!”崔秋芳站起来喝道。
  卢杨赶紧安慰妻子:“你先别急,你都不知道前因后果呢。而且,在我看来,聘书已下,却突然换娶,此种行为,实属不堪。”
  简单点说,就是没将人家女方清河崔氏放在眼里。
  经过丈夫这么一点拨,崔秋芳恍然大悟:“对哦,像卢伟这样喜新厌旧的男子,就不配娶我的侄女。”
  “我要去洛阳!”崔秋芳转身就走,“刚好,守正就在洛阳。”
  卢杨拉住了她,劝道:“你去做什么啊?儿孙自有儿孙福。”
  “你闭嘴!”
  “!”卢刺史脖子一缩,很识相的闭上了嘴。
  卢伟果然找了族老说情,由于他是族老的重孙,老人家宠溺后代,所以拉下老面写信说情。
  卢伟一脉,属于北祖五房。
  范阳卢氏目前发展得最好的便是北祖大房和二房。
  大房有汝州刺史卢承庆,二房有并州刺史卢杨,而且这两房入朝为官以及文人都是最多的。
  可以这么说,大房和二房的声音很大,足以影响到整个范阳卢氏。
  如今卢承庆去了西突厥,大将苏定方击破西突厥,于是李治安排他前往,将土地分给两位忠于大唐的王子,还有各部首领封官。
  既然卢承庆联系不上,北祖五房只能寄信给卢杨,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再加上卢杨的夫人,正是崔梦竹的姑姑,说话自然很有分量。
  有这两位老人说情,自然十拿九稳。
  他们打的主意很好,只是万万没有料到,崔秋芳早已将宋真内定为侄女婿。
  “路上小心啊,七娘。”卢杨沙哑着喉咙招手。
  一想到,自己妻子都接近知命了,还要为了小辈的婚事长途跋涉,他的心里就很不好受。
  ......
  洛阳——
  崔秋华这些天发现,女儿天天跑出去,说什么到阎府学习绘画。
  而且回来后,气色红润,毫无病痛之感,与之前虚弱的她,恍如两人。
  他喜出望外,虽然不知道女儿经历了什么,但是她的身体渐渐康复,做老父亲的,不就希望儿女身体健康吗?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于是,他开始谋划着,为女儿寻得一位好夫家。
  “爸,中午好。”
  “念真啊,又要去阎府了吗?”
  “嗯,是的。”
  崔秋华笑着把一个小箱子放在她手里:“这是我的小小心意,请务必亲手交给阎尚书。”
  崔梦竹心里好笑,看来便宜老爹是想歪了。
  跟阎立本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在于宋真。
  她不打算装下去了,其实她早就想摊牌,只是宋真不让。
  他认为,等节目演出后,获得李治的赏识,再上门提亲。
  毕竟崔梦竹是五姓七望之女,不是一般的家庭,必须慎重。
  而且,他想起了狄仁杰那一天的占卜。
  “万事俱备,水火相济而调和。然,曳其轮,义无咎也。”
  没有做好万全之策,宋真是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的。
  另一边,大理寺中——
  薛正清等人来到平康坊调查,已经确定了死者是谁。
  正是平康坊曾经的花魁,皎霜姑娘。
  此女失踪于十年前,当年的事情,早已鲜有人知,无形中,增加了调查难度。
  众人突然想起了宋真,希望他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线索。
  然而宋真却一直避而不见,好不容易见到了,他只说自己不善推理,断案还得看我杰哥。
  距离培训内教坊乐工,已经过去了五天。
  有一天,宋真找到尉迟千牛卫,他突然拱手拜道:“尉迟将军。”
  对方剑眉紧皱:“说了多少次,我不是将军。”
  “在我看来,尉迟君犹如将军般威武。”
  “说吧,有何事?”
  这些日子,公孙氏让宋真带点小点心进宫,分发给内教坊的乐工们尝尝。
  正所谓混个脸熟,如果内教坊的乐工们有一天离开了皇宫,出去找工作的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会春坊。
  除了乐工,宋真还时不时分点小吃给皇宫的千牛卫,笑着说辛苦了。
  渐渐地,他与尉迟关系挺好的。
  尉迟如今负责监督内教坊的日常训练,他亲眼见证着一个震撼人心的节目从零到有。
  虽然他不识音律,但是丝毫不影响,他觉得宋真牛逼!
  “我想请你,在节目中场时,拔刀!”
  “拔刀?”
  “没错!”
  “那不行!圣人在此呢,岂能拔刀?”
  “节目效果呢。”他拉着尉迟往前走,等到某个旋律的节点时,他笑道,“你不觉得,在此处拔刀大喊口号,很有气势吗?”
  “啊这......”
  ......